平潭高起點規劃建設金井新城,為實驗區發展注入新動力,一座宜居宜業新城正在崛起 產城融合,打造高顏值新家園 東南網11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林霞 張哲昊) 驅車駛過平潭海峽大橋,進入金井灣片區,新修建的道路四通八達,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宜居宜業的高顏值新城徐徐展現在眼前。這里是吹沙造地填出來的土地,是實驗區開發建設的啟動區,也是平潭的新坐標。 金井灣片區位于嵐島西南部,總面積90.68平方公里,是平潭開放開發的核心區域,也是“大干120天 打好七大攻堅戰”行動的重頭戲。“打好金井新城建設攻堅戰,緊緊圍繞‘人興業旺’核心,按‘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成熟一片、見效一片’思路,抓產業布局,抓城市配套,抓管理統籌,一攬子推進開發建設,讓金井新城盡快發揮應有效應。”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說。 從無到有一路蝶變 9月初,平潭金井灣市民廣場對外開放。這是金井灣片區重點建設的民生工程,用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為市民提供一個集娛樂、休閑、商業、健身、購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廣場。 走進金井灣市民廣場,放眼可見花團錦簇、綠樹成蔭。廣場項目經理金紅告訴記者,廣場內共有200多種綠植,通過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多層次立體式組合,形成一個生態植被群落。 很難想象,8年前這里是一片鹽田。原先,平潭最大的鹽場就設在如今的金井灣片區,從這里產出的高質量原鹽曾聞名于國內,還遠銷海外。 曾經的鹽田如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11年,平潭以金井灣舊鹽場的原址為基底,開始吹沙造地工程。2014年7月,金井灣片區成立,新城開發建設步入快車道。2016年4月,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入駐金井灣商務運營中心,這里逐步成為平潭政務商務中心。今年9月,平潭打響金井新城建設攻堅戰,一座高顏值、高素質的現代化濱海新城正在崛起。 “從荒涼的土地,變成學校、醫院、廣場,金井灣地區的各類配套設施真是越來越完善了。”說起金井新城建設帶來的巨變,家住附近的市民曾女士驚喜地說。 補齊短板,才能宜居。4月底,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平潭協和醫院開業,平潭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優質醫療服務;福建師范大學平潭附屬中學、如意幼兒園、麒麟小學等相繼開學,家門口就能上好學;這里還有時尚前沿的商場新絲路跨境交易中心,可采購來自各個國家的商品。 攻堅戰期間,金井新城還著力完善路網、硬件設施等建設,擴大市場空間,吸引企業入駐。目前,已有400戶商家入駐,100多家營業。 不僅如此,金井新城還創新社會管理,初步選定如意社區服務中心作為執法管理部門集中辦公場所,朝“集中辦公、聯合執法”的社會管理模式邁出第一步;建設垃圾消納場,解決困擾新城建筑垃圾無處消納的問題…… 如今的金井新城,讓市民在參與發展中增強了獲得感。數據顯示,去年金井灣片區投入140多億元,打造81個重點項目;今年平潭在建的重點項目 中金井灣片區占35個,總投資398.84億元。 人興業旺嶄新藍圖 新城崛起,不僅要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產業發展承接平臺,還要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讓產城融合一體發展。 為此,在金井新城建設攻堅戰中,平潭提出要以“加快產業布局、完善城市配套、統籌社會管理”為三大主攻方向,分2018、2019、2020年三個階段持續攻堅,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生活配套齊全、人居環境優美”的海島特色新城。今年內,要推動項目全面加速,重點保障現代物流、高新電子等共12個產業項目動工建設,爭取新城人口規模達1.5萬人。 產業興旺,才能支撐城市發展。當地政府依托處金井灣中心地帶的商務營運中心,根據“一樓一產業”原則,采取租售結合形式,優先發展旅游文化康體、物流貿易、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 其中,總部經濟成為拉動平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平潭建設以內聚型為主、外延型為輔的民營經濟總部基地,打造成為驅動創新中心、研發和技術及服務外包基地。今年截至8月底,共有87家總部企業子公司在平潭納稅,實現稅收13.84億元,占全區稅收總收入的37.04%。 在商務營運中心的不遠處,坐落著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臺灣創業園。該園區著力于建設以創新創意為特色的兩岸青年業者的共同家園,為實驗區產業發展提供孵化平臺,通過場地租金、人才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了許多眾創空間、文化創意、旅游服務等方面的兩岸企業、青年入駐。數據顯示,臺灣創業園現有406家企業入駐,其中臺資企業77家,入駐項目涵蓋生物科技、電子信息、文化創意等。 不久前,金井灣人才(臺灣專才)公寓項目被列為攻堅戰的重點項目之一,將吸引更多臺胞前來創業興業。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創業空間,完善生活服務,為來嵐工作的臺灣優秀專家人才與臺企職工解決住房問題,提高新城區對優秀人才的吸附能力和服務能力。 金井新城還是發展跨境電商的重要腹地,產業伴隨著金井作業區碼頭和電商物流園的逐步完善而不斷壯大。日前,金井灣跨境電商物流園區(二期)4號倉庫順利封頂,將作為“雙十一”的倉儲主力軍,提供硬件保障。 “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和發展,現有的倉儲容量已無法滿足電商業者的業務需求。”平潭綜合實驗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東明說,平潭持續加大產業配套設施建設,通過打造立體服務模式,聚焦電商產業發展。 當地政府逐步推動“線上集成+兩岸貿易+綜合服務”的跨境貿易產業合作模式,市場反應不斷向好。據統計,今年1至9月,平潭保稅進口入區貨值4.69億元,同比增長360%;出區269萬票,同比增長633%;出區貨值3.7億元;直購進口出區5.2萬票,貨值2368萬元。 這將為平潭聚集更多人氣,激發城市發展的新活力,打造兩岸共同家園。“我們要走產城融合發展新路,推行‘一島兩標’,借鑒先進建設管理模式,整合行政職能,打造‘現代化+原生態’的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