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晚會精彩紛呈,圖為南平市選送的民俗舞蹈《儺魂逐夢·春》 大武夷新聞網訊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南平朱子故里、理學搖籃及武夷山“雙世遺”文化品牌的影響力,促進閩浙贛皖四省毗鄰四市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南平市、衢州市、上饒市、黃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閩浙贛皖四省四市民間藝術節13日在延開幕。 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石建平、市委書記袁毅,上饒市政府副市長鄭少薇、黃山市政府副市長李高峰、衢州市政協副主席徐旭卿,市領導張培棟、韓興華、潘劍才、朱仁秀、潘麗貞、黃亞惠、黃艷珠等和各界群眾觀看了晚會,并為獲獎節目頒獎。 石建平在晚會上致辭,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廳,對藝術節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閩浙贛皖四省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特色鮮明,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歷史上人文交流密切,留下了深厚的友誼情誼。近年來,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努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取得了明顯成效,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影響。舉辦這次藝術節,對于推動閩浙贛皖加強相互溝通和交流學習,讓民間藝術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希望南平市以此次藝術節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將文化惠民貫穿始終,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出更多精品力作,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推進福建文化繁榮興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培棟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參加活動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說,閩浙贛皖四省四市民間藝術節本著通過對傳統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共同開發、交流、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合作意愿而舉辦,已成為區域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平臺,取得了豐碩成果。四省四市歷史悠久,民間藝術豐富多彩,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必將促進我市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四地經濟共同進步,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四省四市民間藝術交流,加深四省四市人民的友誼。 主題晚會分為序、古韻鄉愁、綠水青山、時代新姿、尾聲五個部分,南平、衢州、上饒、黃山四地選送的14個精彩節目贏得觀眾陣陣掌聲。國家一級編導謝南擔任藝術節總導演;省內知名作詞黃錦萍、作曲盧榮昱兩位專家為本屆藝術節創作主題歌《文脈傳承聚武夷》。晚會融合四地特色,展現四地風采,突出展現了我市開放、包容的姿態。晚會上,副市長朱仁秀將閩浙贛皖四省四市藝術節會旗交到下一屆舉辦地黃山市副市長李高峰手中。 據了解,閩浙贛皖四省四市民間藝術節每年舉辦一屆,今年為第十五屆。本屆藝術節以“緣聚武夷山水間 文脈傳承譜新篇”為主題,作為第七屆福建藝術節南平分會場活動之一,是福建省“火花茶會”創造性地向基層延伸的項目,集中展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四省四市傳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成果,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動呈現人們的幸福生活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本屆藝術節首次加入了非遺文創市集,匯集黃山、衢州、上饒、南平四地特色非遺項目,展品近40件,80多位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技藝和非遺文創產品。黃山徽墨制作技藝、衢州常山蛋雕藝術、上饒萬年珍珠等難得一見的非遺作品一一亮相。在市文化館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南平市優秀美術作品展》將展出至11月22日。在市博物館舉辦的《茗冠古今 茶香萬里——閩北茶文化展》(建窯建盞精品展)將展出至12月12日。 本屆藝術節是繼市旅發大會后進一步將武夷品牌向外推出的重大活動,充分展示了新時代閩北形象,提高了閩北特色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四省四市文化交流互鑒,展示非遺文創產品,為非遺“活態”保護傳承、“活化”利用發展提供了更多渠道、更寬廣空間,為四省四市經貿往來、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推動劑。 本次活動吸引了新華社、中國文化報、福建日報、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網、海峽品牌雜志社、福建僑報等眾多媒體報道。(嚴嵐/文 羅光耀 黃杰敏/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