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趙巧紅)冬寒乍起,氣溫驟降。屏南縣棠口鎮漈頭村卻游人如織,人氣不減。游客慕名來到“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感受當地深厚的鄉土人文底蘊。窗外,漈頭村的鄉村美景與古色古香的博物館相映成趣。游客漫步其中,怡然自得。 福安廉村景區,鄉村美、游人樂。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攝 此前,屏南漈頭村與古田金翼之家、屏南小梨洋、周寧云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為我市旅游增添新活力。近年來,我市篩選出一批條件成熟、積極性較高的鄉村旅游點進行跟蹤培育,引導各地以“完善旅游配套、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旅游服務”為主線,進一步將自然景觀、人文內涵有機融合。 在寧德,類似這樣的鄉間景點串聯成線,星羅棋布的散落各地。近日,隨著“廉村說廉”第二屆廉村廉文化宣傳月的開展,廉村迎來人流高峰。“這幾天我們還想去周寧仙風山、福鼎太姥山等地走走。”來自福州的游客林先生趁著假期,帶著一家人自駕游閩東。 近年來,我市以“百鎮千村”提質升級行動為契機,在城市和主要景區周邊創建一批鄉村旅游休閑集鎮和旅游村。據統計,2018年共創建(星級)休閑集鎮5個、(星級)旅游村33個,其中屏南雙溪被評為四星級休閑集鎮,壽寧西浦、霞浦半月里被評為四星級旅游村。從沿海到山區,從城鎮到鄉村,美景不斷,全域旅游格局已然形成。 在推進旅游產業過程中,我市立足優勢、發揮特色、挖掘資源,全面推進旅游與文化、農業、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形成了全員參與、全民推動的強勁合力,全域旅游工作得到有序開展,“旅游+”正在閩東遍地開花—— 旅游+文化。將紅色文化、廉政文化、畬族文化、信俗文化與旅游結合,舉辦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游節、畬族“三月三”歌會等,游客紛至沓來。 旅游+體育。以籌辦第十六屆省運會為契機,開展了霞浦三沙國際山地馬拉松賽、蕉城霍童溪國際山地自行車邀請賽等體育旅游活動,延伸拓展旅游消費; 旅游+海洋。崳山島、小白鷺、大京等海濱旅游風生水起,海上游釣、休閑漁業、品牌賽事等業態悄然興起,帶動漁民增收…… 與此同時,我市還培育了多元業態的旅游產品,形成茶旅融合、農旅融合、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等一批旅游產品:盈盛號民族銀飾文化創意產業園、東獅山道德文化苑、壽寧鸞峰古廊橋文化公園等文旅結合項目陸續建設;霍童線獅登上央視舞臺,并走出國門赴新加坡演出;“白水洋演藝項目”推向旅游市場…… 豐富旅游業態,吸引游客慢下來、停下來、住下來,聚集了景區人氣,帶動了景區興旺繁榮。2018年,我市接待游客達3230萬人次,比增22%,;旅游收入343億元,比增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