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由福建省茶葉學會、臺灣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9閩臺茶旅房車打卡賽”第一站在大田縣屏山鄉茶美人景區打卡簽到,以“房車+茶旅”的形式,推介大田美人茶,進一步推動閩臺茶旅融合。 據了解,“2019閩臺茶旅房車打卡賽”為期9天,從廈門到臺北,以茶旅和房車游為主題,近30輛房車200多人團隊規模,沿途經6個市(區),20多個縣(區),40多個景點。打卡賽通過“房車+茶旅、體育+旅游、文化+旅游、全民+全域”將房車運動與茶旅、自駕線路,中國傳統茶文化相結合,體育賽事與城市景觀、景點相串聯,由點到線再到面,文體旅游完美融合,重點推介閩臺茶旅景點和品牌茶鄉鎮。 大田高山云霧多,漫射光較多,境內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峰巒疊翠,云霧繚繞,甘泉潺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造就了風味獨特的高山茶區,不僅享有“中國高山茶之鄉”的美譽,還獲評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示范縣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十大魅力茶鄉等榮譽,大田高山茶更是被授予“國家級示范樣板”。 1997年,臺商在中國高山茶之鄉——大田縣屏山鄉內洋村,創辦大方廣茶葉有限公司,率先從寶島臺灣引進東方美人茶,自建純天然、無污染的生態茶基地1100畝,帶動當地農戶建立茶葉基地3300畝,成為了一家集茶葉研發、制作、銷售為一體的生態茶業公司。經過近20多年種植、生產、經營,大田已成為周邊美人茶核心區,被茶業界譽為美人茶的“總部”。 美人茶美香久遠,由美人茶衍生出來的發展效應,進一步顯現。2016年,該縣成功創建首個A級景區大仙峰·茶美人景區,內有木棧道、休閑涼亭、景觀雕塑、生態木屋群、高山騎行綠道、特色水果采摘園、千畝櫻花園等;圍繞省“十三五”旅游重點項目——中國(大田)高山生態茶休閑旅游開發項目,引進總投資2.84億元的龍創生態茶谷項目,實施茶鄉民宿綜合體規劃設計,已建成星級民宿“茶家大院”“古堡客棧”共計11幢,擁有100多個住宿床位,著力打造大田高山特色民宿群。目前,景區正在全面打造升級,積極申報創建國家茶葉公園和茶美人AAAA級景區。 此外,大仙峰·茶美人景區還以省級文藝示范基地、省級攝影創作基地、福建文學創作基地落戶屏山茶鄉為契機,積極推動國學“八藝”進茶園,充分挖掘蘇維埃政府舊址、朱德舊居等蘇區紅色文化資源,南音、高甲戲等傳統文化以及“賽豬會”等民俗文化由單一產茶向休閑、娛樂、健身、旅游等方面發展,豐富茶文化內涵,延長產業鏈,讓茶真正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原動力。 福建省茶葉學會名譽會長馮廷佺是本次活動的參與者,見證了大田茶旅融合的發展。他認為,大田茶文化底蘊好,高山茶形美味濃、滋味甘醇且比較耐泡,尤其是大田美人茶,在海峽兩岸頗有名氣,遠銷海內外,而且還把旅游和茶葉品牌結合,從茶葉市場到景區改造,都得到很好的提升發展,旅游氛圍漸濃,逐漸成為閩臺茶旅融合的新樣板。 大田極力做好茶鄉旅游文章,帶動大田全域旅游,促進鄉村振興。該縣以“大田美人茶”品牌建設為突破口,打出“互聯網+茶葉”“旅游+茶葉”“文創+茶葉”的組合拳,延伸產業鏈條,建成福建高山茶文化創意產業園,搭建中國大田高山茶創業聯盟,連續舉辦13屆高山茶文化節,大仙峰·茶美人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茶文化、孝道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在這里融匯,南音、山歌會、高甲戲、布袋戲等民俗活動在這里演繹,如今的大田已成為閩南沿海大都市休閑、養生、度假的“后花園”。 據統計,2018年大田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共接待游客達百萬人次,初步實現茶業與旅游融合發展,成為有特色的生態致富樣板。 (作者:吳聯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