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9月9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李儀玲,雖然因為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沒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正規教育,但這個28歲女生從未放棄過自己。 依靠字典這個“老師”,李儀玲自學了5門語言,包括英文、中文、馬來文、日文及法文。如今,她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別的語言也基本足夠交流。對此,李儀玲認為,濃厚的興趣與熱誠是自己學語言最強烈的動力。 因為身體不便,李儀玲在小學階段只上過大約1年課,中一也只進入國際學校就讀了大約4個月。因此,大部分時間里,李儀玲都是待在家中,閱讀母親買回來的書籍,自學與摸索各種語言。 對李儀玲來說,她從未覺得身體殘障是個問題。盡管因為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坐輪椅,但她一直都在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學習語言?!斑@個世界上沒有笨的人,只有懶的人。如果你有機會上學,就要好好珍惜;如果你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就必須積極學習?!?/p> 對一門語言的學習,李儀玲認為最重要是要學會正確的發音,循序漸進,漸漸就懂得如何運用有關語言的語法,從而逐步提升語言能力?!捌┤缯f英語,很多人會習慣拖音,但其實字典里已經教會我們如何發音,其中的讀音非常標準?!?/p> 雖然在很多時候,身邊并不具備外語的語言環境,但是李儀玲還是努力掌握了基本的談話和文字。比如選擇法語,李儀玲會在商場購買法國食品時,閱讀標簽上的法文內容;至于學習日文,她會觀看網絡日語教學視頻,從字幕與聲音中掌握詞匯和讀音。 如今,學習語言已經成為李儀玲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她曾經受委擔任書香世界中華書展、雙福殘障自強發展協會部分活動與節目的主持人,而這些都是因為她的語言優勢?!皩W語言是我的愛好,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我是從藝術的角度去發現語言的美?!崩顑x玲說。 目前,李儀玲在吉隆坡雙福殘障自強發展協會擔任設計師。無論是工作或學習語文,她都是使用電腦鍵盤或屏幕鍵盤打字。周末或休息日,李儀玲也會接外面的自由工作,或上網學習新的設計技巧。 李儀玲呼吁,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殘疾而不讓他出門,還是應該讓孩子如常上學,盡可能和社會接軌?!拔規缀趺總€星期都要到馬大醫院做復建,偶爾也會和保姆一起搭車逛街,順道研究公共交通環境和設施。希望更多人看到殘障人士的需求,也希望當局能完善他們無障礙出行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