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郭弘俊 劉偉玲) 21日上午,上杭縣蛟洋鎮坪上村國網陽光扶貧光伏發電站,一塊塊光伏面板沿著村中心縱向排列,在藍天碧樹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該電站總面積為1080平方米,裝機容量為178千瓦,年發電量約22.28萬千瓦時,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約9萬元。 “這個項目好,就像‘存折’一樣源源不斷有收入?!逼荷洗逯Р繒浲踝髋嗾f,投運半年來,光伏扶貧已成為坪上村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的主打產品。 近年來,國網福建電力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號召,緊緊圍繞發揮行業優勢,聚焦具有光伏建設條件的重點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大力實施和推進光伏扶貧工程,坪上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的坪上村,過去屬縣級貧困村。該村總人口178戶806人中就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37戶92人,一般貧困戶18戶56人。村集體收入主要靠轉移支付和上級補助資金,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水稻、蔬菜等和外出務工,屬于地道的“空殼村”。 光伏產業是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的主要路徑。2019年,國網福建電力投資98萬元在坪上村建設光伏電站,解決該村村集體收入基本為零的問題,幫助村子精準脫貧、長效脫貧。 “看著這些光伏面板,我們對未來就充滿了希望。”王作培表示,光伏收益是該村脫貧的保障,建成后的收益第一年將全部用于扶持貧困戶,之后年份再按比例劃出村集體收入部分,用于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例如修繕通往周邊毛竹加工廠的道路,有效盤活村里的毛竹產業。 “路通了,毛竹能運得出去,有效降低成本,增加產品競爭力,還能吸引年輕人返鄉就業,我們村的好日子就要來了?!蓖踝髋嗥杆懔艘还P賬后,對光伏電站的運行和收益充滿信心。 “借光”脫貧,屋頂成了“聚寶盆”。到2020年3月,坪上村光伏發電站已累計發電約達10.25萬千瓦時,產生電費4.03萬元。對坪上村的村民來說,光伏電站正為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希望和憧憬。 |